在選購鑽石時,消費者常會遇到三種不同的產品:天然鑽石、實驗室培育鑽石(人工鑽石)和仿鑽石(模擬鑽)。了解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至關重要,以免被不良營銷手法誤導。
培育鑽石是真正的鑽石。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化學成分(純碳)和物理特性完全相同,具有相同的結晶結構,無法以肉眼區分。在光學性質和折射率方面,兩者也都相同。
然而,仿鑽(Simulants),例如莫桑石或鈷石,則與真鑽和培育鑽石有本質上的區別。仿鑽基本上是大量生產的低成本晶石,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特性與人造鑽石完全不同。仿鑽沒有與真鑽可比的閃爍和光學特性。對鑽石稍有認識的人,僅用肉眼就可以將仿鑽與真正的鑽石區分開來。
天然鑽石、培育鑽石和仿鑽之間的關係,可以類比為:天然珍珠、養殖珍珠和塑膠珍珠。養殖珍珠(培育鑽石)和天然珍珠具有相同成分,但塑膠珍珠(仿鑽)則是用其他材料製成的,沒有真珍珠的特性。
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,Diamond Culture 強調客人購買 0.5 卡以上的培育鑽石時,必需要配有 IGI /GIA 的鑑定證書。這些國際機構會在培育鑽石的腰圍刻上識別標記(如 “LABGROWN”),以確保消費者能認清他們購買的為真正的人工鑽石。
分享
